SCI論文的那些事@投稿的流程(上)
2017-01-06 by:CAE仿真在線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作者筆名:十四月,百納知識聯(lián)合主編,機械專業(yè)在讀博士生,在中科院SCI大類分區(qū)的1,2,3,4區(qū),EI期刊,CPCI會議,CSCD核心,北大核心,普刊等均有文章發(fā)表,拿到"期刊灌水&大滿貫"頭銜。
上次我們說到《SCI論文的那些事@說說期刊的排名和檢索》。
上次我們提了著名的三大檢索,SCI、EI、CPCI(ISTP),說了大神們常提的中科院分區(qū)是怎么回事,談了北大核心和CSCD核心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最重要的是給了一些寫作離不開的網(wǎng)站鏈接,不知道大家試了沒。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對論文檢索有那么一點基礎了解。
這一期我們繼續(xù)談SCI論文投稿流程中大家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
1、SCI論文是什么?
SCI論文是說你的論文被檢索機構SCI收錄,SCI的全稱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我們投稿時候需要關心的不是我們的論文會不會被檢索,而是看投稿的雜志是不是被科學引文索引數(shù)據(jù)庫所收錄。
SCI論文,即為被SCI索引收錄的期刊所刊登的論文,目前我國科技界對SCI論文概念模式,小部分研究者誤認為SCI是一本期刊,而由于南京大學率先引用并愈來愈成為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學術評價和獎懲的一類刊物。就SCI論文本身來說,我國科研工作者大多面臨英語能力匱乏的缺陷,尤其對于年齡大和專業(yè)性強的科技工作者來說,內(nèi)容不是問題,英語往往成為了制約的瓶頸。SCI論文對我國大部分科技工作者來說依然是神秘的,難于發(fā)表的,正基于此,大部分科研機構、高校等單位引入作為評價標準,這也是比較公正,缺少人為干預的評價標準,科研工作者在工作的同時,用心于SCI論文的寫作與發(fā)表,一方面使得我國科研可與國際接軌,另一方面提高了我國的科技水準,同時我國科技工作者也需要經(jīng)常善于運用SCI官網(wǎng)進行現(xiàn)有論文和科技成果的查詢與搜索。
2、 雜志和期刊是不是一個意思?
期刊一般是指學術期刊,雜志是指以前看過的讀者之類的生活方面的讀物。
期刊 (Journal) 是來發(fā)表研究性論文的,或者說是實驗性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論文的,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要有數(shù)據(jù)的文章,這類文章要有大量的參考文獻來支撐你的研究;雜志 (Magazine) 呢?一般是來發(fā)表個人觀點,只要你說的有道理,有沒有參考文獻都沒關系。
期刊論文有強烈的學術性,一般需要經(jīng)過比較嚴格評審,要經(jīng)過同伴匿名評審,評審過程3-6個月,雜志則沒有那么嚴格的評審過程,一般只要編輯看了合適就可以發(fā)表,1-2個星期可能就知道評審結(jié)果。
3、如何知道要投的雜志審稿周期如何?
???看了《說說期刊的排名和檢索》就知道,上面給了一些網(wǎng)站,試過的人,可能就會對這個問題有較好的了解了。
怎么查自己投稿期刊論文一般的處理周期是多少啊?
找雜志近期錄用的文章,比如上面就是我找得,找上幾篇文章,看看他們的收稿和修稿的時間。上面收稿3月24,第1次修改7月5號,花時間3個月,再討論作者修稿花了一個月,說明雜志第一個給消息才2個月,算快的了。
別問小納君一般第一個消息多久?文章多的人,這個時間跨度好大,短到半個月,長到2年半。
審稿周期不好說,審稿長短看你的方向,質(zhì)量,運氣等等。但是我們可以大致了解一下該雜志的平均出版時間。
主要有以下方法:
看別人對期刊的評價
下面有些網(wǎng)站
www.medsci.cn/sci/?
http://www.letpub.com.cn/?match?index.php?page=journalapp,
當然還有小木蟲http://emuch.net/。
最靠譜的方法是看看這個雜志最近錄用的文章,文章里會標注接收初稿和錄用的時間,自己多看這個雜志的兩篇文章,就有底了。
其實,我的做法是,投出去以后,就不管了,專心寫下一篇論文。這種做法的好處太多了,大家慢慢體會吧。
4、文章就是翻譯成英文就可以了?那是不是不同的雜志有不同的排版格式等要求啊?
文章當然是要翻譯成英文的。我碩士時候沒過4級,當時寫文章基本靠查相關文獻,把好的句號畫出來,慢慢往我的文章里粘貼,再改動。勉強碩士發(fā)了兩篇外文,審稿人的評價一直是your English is very poor!
還是要介紹一個神器,谷歌翻譯,詳情可以閱讀下面的文章
重磅 | 谷歌翻譯整合神經(jīng)網(wǎng)絡:機器翻譯實現(xiàn)顛覆性突破。
排版是一篇論文的基本功,詳細的排版的確是不同的雜志有不同的排版格式要求,這個查對應雜志主頁一般都會有。
但是我投了好多了,發(fā)現(xiàn)我的多數(shù)雜志都是不要求排版格式的,只要求把需要內(nèi)容要完整。這是怎么辦的。對于這種好雜志,排版的格式,你就下幾篇他們錄用的文章,有的還沒排版,可以給你很好的排版思路。
我一直認為,排版是一篇論文的基本功,一篇論文的排版立馬讓人知道你是科研小白小新手,還是素質(zhì)可以的老手。所以新手呢,練好排版,不然把自己全暴露了。幸運的是雜志社不會因為排版槍斃你,他會讓你修改。不幸運的是,審稿人看了壞排版,認為你水平不行,當然會處處找你的毛病,讓你的論文悲劇啊。
5、同時,如何選合適的雜志?需要通過看哪些參數(shù)來判斷該雜志適合我的文章發(fā)表?
好多人還沒寫好論文就開始問這個問題,可能有點早。我的做法一般是找參考文獻里面出現(xiàn)的雜志投的。
如果實在不開竅,試試這個網(wǎng)站吧,粘貼一下摘要,幫你找你可以投的雜志。
選擇投哪個SCI:http://www.edanzediting.com/journal_selector
最好的辦法是找身邊同方向有經(jīng)驗的人,記住是同方向。
第2個小問題是關鍵啊。牛雜志,1區(qū)2區(qū)的我都只中過一篇,但3區(qū),4區(qū)機械影響因子1.5下的雜志,我中過十幾篇。我的經(jīng)驗是,你要學會對比,把你的論文打出來,和你投的雜志最近的論文打出來,看看你的分量??茨男┠亍J紫仁桥虐?語言水平,圖和表分析是不是全面,工作量等等,就是把別人好的東西(一定不要局限自己的小方向,因為現(xiàn)在是寫作的事情)都學學,看能不能加到你的文章里。
大家都愛說,有些雜志爛文都能發(fā),我的悲催了。其實思路不對,人家是運氣好,我們不能跟人家拼運氣,所以努力想想怎么把我們的文章寫得是這個雜志里文章的最高水平。而不是向不好的學習。
6、如果我確定好某一個雜志了,我該怎么投?是不是有統(tǒng)一的方式的?
現(xiàn)在多數(shù)SCI雜志都是網(wǎng)上投稿。直接查這個雜志的名字,一般前幾條都能查到他的網(wǎng)站。查的時候最好不要用百度,用必應吧,畢竟是和英文打交道。網(wǎng)上投稿是國外期刊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有直觀、迅速和方便的特點,但在網(wǎng)上投稿前需要在網(wǎng)站注冊一大堆信息,第一次使用網(wǎng)上投稿會感到麻煩。
但可以將你第一次注冊的信息保存到WORD文件,以后再網(wǎng)上投稿時大部分信息復制粘貼就可以了,一定要記住注冊的帳戶名和密碼,否則耽誤你的投稿計劃哦。
7、如何知道我稿件的狀態(tài)啊?
投了稿以后,登錄雜志的投稿系統(tǒng),就會顯示你的稿件的處理狀態(tài)的。
稿件狀態(tài)一般有如下:Submit New Manuscript、Submissions Sent Back to Author、Incomplete Submissions、Submissions Waiting for Author's Approval、Submissions Being Processed、Submissions Needing Revision、Revisions Sent Back to Author、Incomplete Submissions Being Revised、Revisions Waiting for Author's Approval、Revisions Being Processed、Declined Revisions。
具體狀態(tài)一般有如下:
1. Submitted to journal 剛提交的狀態(tài)
2. Manuscript received by Editorial Office 就是你的文章到了編輯手里了,證明投稿成功。
3. with editor 如果在投稿的時候沒有要求選擇編輯,就先到主編那,主編會分派給別的編輯。這當中就會有另兩個狀態(tài):
3.1 Awaiting Editor Assignment指派責任編輯 Editor assignment 是把你的文章分給另一個編輯處理了。
3.2 technical check in progress 檢查你的文章符合不符合期刊的投稿要求 3.3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如果編輯接收處理了就會邀請審稿人了。
4. 隨后也會有2種狀態(tài) 4.1 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 就是編輯沒找到審稿人就自己決定了,那根據(jù)一般經(jīng)驗,對學生來說估計就會掛了 1)英文太差,編輯讓修改。 2)內(nèi)容太差,要拒了。除非大牛們直接被接收。 4.2 Review(s) invited 找到審稿人了,就開始審稿
5 Under review 這應該是一個漫長的等待。當然前面各步驟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編輯的處理情況。如果被邀請審稿人不想審,就會decline,編輯會重新邀請別的審稿人。
6.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 審稿人的意見已經(jīng)上傳,審稿結(jié)束,等待編輯決定
7. Evaluating Recommendation 評估審稿人的意見,隨后你將受到編輯給你的decision
8. Minor revision/ Major revision 這個時候可以稍微慶祝一下了,問題不大了,因為有修改就有可能。具體怎么改就不多說了,謙虛謹慎是不可少的。
9.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 又開始了一個循環(huán) 10 Accepted 恭喜了
11. Transfer copyright form 簽版權協(xié)議
12. Uncorrected proof 等待你校對樣稿
13. In press, corrected proof 文章在印刷中,且該清樣已經(jīng)過作者校對
14. Manuscript sent to production 排版
15. in production 出版中
可能遇到你的狀態(tài)的單詞不太一樣,不懂的話,百度,問度娘吧。
8.在投稿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碰到select acticle type? 請問這個我們一般如何選擇文章類型了?
這是選擇文章類型,下面是我投稿的時候的選項。一般我選第一個。
作為學生,選擇我們一般就是兩種。
一種是論文比較長,比較系統(tǒng)和全文的時候,我們選research paper, 有的雜志又叫regular paper等。如果是短文,我們就選Short Communication,或者有的雜志叫l(wèi)etter。剩下的是投綜述文章Review Article,還有你文章的公式有出版錯誤等Erratum用的,記得有人用Erratum修正了一下他的作者單位。
下面的SI:DSTA 2015等類似的東西,千萬別選,那是會議論文的選項。會議論文算不算SCI檢索,常常是問題。
![SCI論文的那些事@投稿的流程(上)ansys仿真分析圖片2](http://m.09bigdata.com/i/g/4a/4a7bb2ff19267b00407d669fd6b17940r.jpg)
來源:百納知識
相關標簽搜索:SCI論文的那些事@投稿的流程(上) Ansys有限元培訓 Ansys workbench培訓 ansys視頻教程 ansys workbench教程 ansys APDL經(jīng)典教程 ansys資料下載 ansys技術咨詢 ansys基礎知識 ansys代做 Fluent、CFX流體分析 HFSS電磁分析 Abaqus培訓